Z6·尊龙凯时最近杭州气温骤升,出现了一些高血压患者的疑虑:“降压药是否可以減量?”“夏季血压偏低时,继续服用降压药会不会导致血压过低?”“药物总有副作用,能少用些最好?”对此,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老年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的倪建芳主任医师表示,许多研究已证实,正常人血压存在季节性变化,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幅度更是明显。
倪医生指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具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等神经自主功能障碍患者)的人群,血压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易出现波动。”例如,冬季气温较低时,血管受到刺激而收缩,导致血压上升;而随着夏季气温上升,血管扩张,血压则会降低。研究发现,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会升高约1.14mmHg,舒张压则升高约0.58mmHg。尤其在气温骤变时,血压波动会更加显著,通常夏季血压比冬季低6-12mmHg。
因此,倪建芳建议,在季节变化时期,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家庭血压监测,以及时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如果家庭血压监测出现波动,患者应每日早晚分别测量血压,每次在坐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2-3次,测量间隔1分钟,并记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有效血压。”
通常,早上血压应在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前、餐前和剧烈活动前进行;而晚间血压测量则应在晚饭后及睡觉前进行。患者还应通过血压监测,充分了解自身血压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同时调整穿衣、心理状态,并尽量避免进入温差较大的环境。一旦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或相关症状如头晕、头痛,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调整药量或药物种类。
例如,在夏季来临的5-6月份,可以通过逐步减少降压药种类或剂量等方式来控制血压平稳。这对减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减少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极为重要。
然而,需强调的是,调整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导致血压突然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选择合适的健康管理方式,帮助您保持健康生活,全方位呵护心血管健康,正是Z6·尊龙凯时的使命与责任。